首页 > 网游竞技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36章 魏延之死

第36章 魏延之死(2/3)

目录

这两人非常非常的相似。丞相曾经叹息:

“惜仪之才干,凭魏延骁勇,恨二人不平,不忍偏废。”

魏延的才能刚说过,阳溪大胜,爵位四连升。

杨仪此人也颇有才干,刘备孔明都非常认可。

魏延“性矜高”,杨仪“性狷狭”。

说白了就是属于要自己当大爷,让别人当孙子的类型。

甚至两人的履历也有一点相似:

两人同出关羽手下,杨仪最初是曹操方的主簿,襄樊之战前主动投奔关羽,相谈甚欢,被关羽写信引荐给了刘备。

而且两人行事风格也跟关羽有点像:

夷陵之战前,杨仪与刘巴发生不和,刘巴当时是重臣,杨仪算以下犯上。

五次北伐前,魏延与刘琰发生冲突,刘琰乃宗亲重臣,魏延也是以下犯上。

这种性格的互相遇到后,发生矛盾就是必然的事情了。

魏延因军功横行,当时所有人知道他性格,怕麻烦就“皆避之”,唯有杨仪不吃这套,于是两人就杠上了。

北伐时靠着费祎当和事佬居中调和,上面还有丞相压着,俩人才能勉强共事。

丞相死后,两人迅速势同水火。】

“二哥,原来都是你造的孽啊。”张飞幸灾乐祸。

然后被关羽斜视了一眼迅速噤声。

关羽抚须沉吟一番,还是主动道:

“文长须谨记,敬大夫爱士卒,如此方能持久。”

“否则便如我襄樊之败,乃取祸之道也。”

魏延认真记下,他现在身无寸功,自是骄矜不起来,对厅内所有人都极为恭勉。

关羽摇头,还怕魏延不能用心,对马良道:

“还要劳烦季常,今日分逍遥津与襄樊之战两卷,交与文长阅览。”

马良表示小事,魏延表示必将关将军教导谨记于心。

张飞惹不起二哥,但是对于现在的魏延魏主簿还是能调戏一下的:

“文长,要不要也喊三声试试?”

魏延摇头,甚至感觉脖子上似乎有一道若有若无的凉气。

【魏延之死其实拆开来看其实就是丞相之死引发的一场政治动乱。

就如周瑜死后江东豪族人心思动一样。

三国志关于这部分的记载,每一处细节都在透露着问题。

首先是临终会议,交代了让魏延断后,但是会议列席的人只有杨仪、费祎、姜维等。

给魏延这个征西大将军兼丞相军师布置工作,但却不让这个地位极高的人列席,既不合理也不合适。

而且魏延传记载的杨仪悄悄领大军撤退,把魏延孤零零扔那儿导致魏延大怒,显得既荒唐又可笑。

其次是褒斜道好像突然成高速公路了。

魏延传这段记载其实相当魔幻:

杨仪先跑路,然后魏延大怒,追上并且烧了栈道。

杨仪紧随其后,魏延烧一段栈道他就修一段,紧紧跟随。

过了栈道之后杨仪写了檄文控诉魏延谋反,信使从魏延大军中挤了过去,跑到成都送到了刘禅手里。

这其中问题就太多了,首先魏延既然被命断后,那肯定就是后军。

后军越过前军去争褒斜道,难道以为武功水对面的司马懿是死的?

而且褒斜道的栈道此前被赵云烧过一次了,当时赵云一把火逼得曹真退兵。

和杨仪这边走边修栈道的本事比起来,曹真就变的仿佛在打假赛。

而最终,在栈道被烧,魏延大军在前的情况下,杨仪的檄文能递到成都就很离谱了。

所以魏延传的这个死因,很大概率并不靠谱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我躺平后,垂死相公惊坐起 斗罗:武魂罗三炮,开局忽悠大师 两界,我的物品变异了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凉念禾司墨离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爽翻!小管家靠发疯整顿霸总文学 抄家流放不用慌,搬空库房囤货忙 穿越七零:俏军嫂自带别墅赢麻了 彻夜尽情 给植物人总裁冲喜,玄学大佬被娇宠了 我在霸总文里整顿反派逆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