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人在初唐: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>

(3/4)

目录

“你看明白就好。”刘仁轨微微松了口气,说道:“这些人当中,将来若是能够提炼出一二英才,便是侥天之幸了。”

“孙婿在蕃州起码有五年时间,五年之后,除非是孙婿赶人走,否则谁也不想轻易离开蕃州,做的好些便集于州府,做的不好,就放诸州县,磋磨历练便是。”李绚神色坚定,这批人落到他手里,都别想好过。

刘仁轨轻叹一声:“宰相必起于州郡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”

李绚笑笑,说道:“韩非子之言乃是至理,若是对州县不熟,焉能治理天下,赋税难收,军将难管,最后天下失散,甚至有亡国之兆。”

刘仁轨点点头,如今的宰相当中,多数都有地方州县任职的经历。

便是薛元超,也有十年的地方刺史履历。

唯一例外的,是李敬玄。

李敬玄有过目不忘之能,进入吏部选官多年,从未出错,致使皇帝从来没有将他调离过吏部。

他在吏部,皇帝放心。

后来为升迁宰相,才在西边战场上走了一圈,虽然不能说什么都没做,他毕竟吸引了论钦陵一半的注意,甚至将杀手锏都放在了他的身上,但可惜,他太谨慎了。

论钦陵突袭鄯州的光军直接扑了一个空,最后被后续赶到的大军扑灭。

但李敬玄的军功,终究有些虚,所以刘审礼随后便拜相。

“李敬玄根本不知道,其实他最好的位置,一直都是吏部尚书,他在吏部,对陛下对有用。”稍微停顿,刘仁轨说道:“当年李敬玄上前线,老夫心中是有担心的,但好在,他人还在鄯州,大战便已经结束了。”

李绚轻轻点头,当年的整个战局,李绚也是当事人,李敬玄的确是最弱的那个点。

也或许是谨慎,也可以叫担心,李敬玄突然停在了鄯州,就那么节奏的一个变化,让论钦陵最大的后手扑了一个空。

也就是这个功劳,李敬玄随后回朝拜相,同时也离开了吏部尚书的位置。

“岳翁觉得,赵国公还有回朝的机会吗?”李绚看向刘仁轨,轻声说道:“眼下陛下还在,若是天生不幸,那么将来太子会不会有机会像当年召回英国公一样,召回赵国公?”

“他没有机会的。”刘仁轨摇摇头,手按在廊柱上,轻声道:“如今天下,说到底,不过是陇西门阀和河北门阀之争,李敬玄是河北门阀的关键人物,赵郡李氏,清河崔氏,博陵崔氏,范阳卢氏,五姓七家有一半都在。

当年若是前线大战,需要河北支持,陛下恐怕也会让崔知温和李敬玄同时为相,更别说还有崔知悌的户部尚书。”

李绚轻轻点头,后勤从来不仅仅是运输一事,粮草筹措才是根本。

尤其当年在高原上,大军每一天都有无数的粮草在消耗,甚至还有高原的加成损耗。

虽说有江南的粮草支应,但在江南的粮草运抵之后,朝中先是在河北收了一茬。

这样导致了后来河北生变,一切都根源还是大战,但能够拖到吐蕃局势转变,河北世家起了不小作用。

但从贡献到要挟,也不过是一转念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我只想送快递,你非让我入编? 诱引 一道鱼羊炙,蔡阑苦寻二十年 白事先生 直播通灵:小祖宗她是三界独宠 反清:从金田起义开始 网坛之数据天王 萧峥陈虹执掌风云 恶龙,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放弃白月光,村里的姑凉很迷人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