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溯流文艺时代 > 第三一六章 为我们的事业

第三一六章 为我们的事业(3/5)

目录

但是在国内文学圈有一个说法,衡量一个人算不算作家,要看他是否在《收获》上发表过作品。

当然,这个说法并不客观,因为《钟山》、《人民文学》、《当代》那些杂志也同样是顶级文学刊物,不能说只有在他们《收获》上发表作品的才是作家,只在其他这几本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就不是作家。

但不管怎么说,能在《收获》发表作品,绝对能证明这个作家的实力。

沉吟了一会儿,赵宝钢问李玉,“能不能把杂志借给我看看?”

李玉刚开始看,有些不舍,不过还是把杂志递给了赵宝钢,随后可怜巴巴地说:“赵导,你看完一定要还给我哦,我还没完呢。”

赵宝钢被她的样子逗笑了,“放心,我还能昧你一本杂志?”

拿到杂志之后,赵宝钢没有立即去找阮小虎,而是先找个地方看起杂志来。

阮小虎的很容易找到,因为阮小虎用的是本名。

这是一篇短篇,赵宝钢很快就看完了,看完之后他舍不得合上杂志,依旧盯着结尾处唏嘘不已。

这篇名为《噗通》,说的是皖南山区的故事。

某山之中有一个村庄,这村庄十分闭塞,只有两条路通往外面,一条需要翻过几座山,耗时耗力,另一条则是越过河道,虽然要省不少时间,却多了些风险。

河道很宽,水流又急,一般会游泳的人都不容易游过去,山崖又很高,即便想要游过去,也很难下到水里。

再说了,大部分人出去都是有事情要办,通常都是带着一些物件,根本不想沾水。

所以人们一般都会选择攀着一条连接两边的绳索过去。

只不过总是会出事情,偶尔会有人从绳索上掉下来,落入水中,水性好的,运气不错还能活下来,要是两样只占了一头,或者干脆一样都不占,基本上就没命了。

主角林伟曾跟朋友一起出去,但是中途的时候朋友落水,林伟第一时间跟着跳了下去想要救人,只不过水流太急,根本没有把人救上来,他连续游了两个小时,才在后面的一处浅滩把同伴的尸体给捞上岸。

从此以后,林伟就想修一座桥,可是修桥谈何容易,他找了很多人,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都没有成。他上访过,但是有关部门却因为资金问题搁置了修桥的事情,只是发了个通告,让村民们平时不要从绳索过,尽量还是绕一截路,从山路走。

只不过就连死了人都没有让村民放弃走河道,怎么可能一条通告就能拦住他们。

无奈之下,他只能放弃修桥。只不过虽然放弃修桥,他却放不下河道的事情,所以就在河道边盖了个房子,整日住在里面。

大部分时间,他都会看着别人过河,有时候没有办法,也会认真听着动静,一旦听到“噗通”的声音,他就会跑出去救人。

有时候能救下,有时候救不下,但即便救不下,他也会帮着收尸。

这么几次之后,村里的人反而不愿意见他,因为很多时间见到他都不是什么好事情。有人还给他起了个外号,叫林阎王,也就说,见到他,也就意味着又死了人。

有些村民过河的时候,还会特意避着他。后来,他也知道别人不愿意看他,就待在屋里,只是专注地听着是否有那声“噗通”。

故事的结尾,林伟准备再次出去上访修桥的事情,却只留下一声“噗通”。

对于结尾,赵宝钢似乎早有预料,因为在最后林伟过河的时候,书里一直重复着一种暗示。光是一句“他已经很老了”就重复了七遍,在这样多次的重复下,似乎林伟的死亡早已经是定局。

这部让赵宝钢很受震撼,不是因为他没有看过更好的,而是因为这部竟然是阮小虎写出来的。

他之前对阮小虎的印象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,不太爱说话的学生,却没想到,现如今阮小虎摇身一变,竟然成为一个这么有深度的作家。

想了想,赵宝钢没有急着去找阮小虎,而是给于东打了个电话,问问情况。

……

于东接到赵宝钢电话时,正跟程砚秋在人民公园的茶馆里喝茶,就是那年他们一起来的茶馆,连坐的位置都一样。

接通电话后,于东笑道,“赵导,中午好啊,吃过饭了么。”

“吃过了,于老师人还在蓉城?”

“是啊,准备在这好好玩几天。”

“蓉城是个好地方啊,是得好好玩玩。”赵宝钢笑着说了一句,随后话锋一转,“不过于老师您可不太够意思啊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不当咸鱼,王府宠妾的内卷日常 1990:我在大学当老师 拯救女神系统 伪装成治愈系向导,把哨兵吸干了 金手指是深宫老嬷[综穿] 重生八零: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 天灾年,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 超自然事件处理方针 浔城旧事 逃之幺幺
返回顶部